公司动态
行业资讯
社会公益
视频库
展览动态
轻工重器诞生记(八)
发布时间:2018-02-08

轻工重器诞生记

——中国第一台制瓶机制造纪实

(连载八)

作者/张一民

责任编辑/东山劳野

洋为中用  改进创新

时光过的真快,转眼之间小满已过,节气到了芒种。在北方,小麦已到了准备收割的阶段。在广东,稻田里满眼是沉甸甸的稻穗,一片丰收的景象,此时是稻农们收割前的一段闲暇时光。

在广东玻璃厂,罗锦钊和他的团队却无这份闲暇,设计工作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。行列式制瓶机全套图纸共53个部分,现在已完成了16个部分,图纸422张,这16个部分的图纸,难免存在着许多错误。为了摸清设备的性能,黄向村他们跟班劳动。为了缩短图纸资料的准备时间,他们采取了边设计、边审核、边制定工艺的办法。在行列机已完成的16个部分图纸中,罗锦钊和黄向村他们共查出错误237处,同时并设计编制了400多套工艺装备图和工艺文件。可以这样讲,轻机厂的工艺文件是从编制制瓶机工艺开始的,也是由此而发展成熟起来的。

六月八日,为了争取早日投产,黄向村把完成的部分图纸携带返厂。轻机厂对所需要的部分工艺、工装及模型正式纳入了七月份的生产计划。七月份,这个时间早已远远超出了应于三月底将全部蓝图交给轻机厂的计划。罗工根据现场设计的工作进度估计:完成全部设计工作大约要在八月份。

行列机设计的工作现有基础是:苏联与美国产的机器实样,苏联制瓶机的全部图纸,以及几年来我国使用制瓶机的实践经验。试制这种机器,不能按外国的照抄照搬,必须以进口的两种型号为基础,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再设计。但在广东现场,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几种意见,即全仿苏、全仿美和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设计。争论相持不下,致使前一阶段的工作出现三次较大的返工。

在测绘设计中对外国的东西进行了改进性的吸收,如对转鼓传动中的气缸,美国产的气缸与大齿轮是做成一个件,根据广东玻璃厂几年使用的经验证明,气缸与大齿轮做成两个件装配在一起比较合理。因为大齿轮随机运转,磨损较快,而气缸只有在发生事故停车时才起作用,因而磨损轻,寿命长。如果大齿轮与气缸做成一个件,大齿轮坏了,气缸不坏也得随之同时报废,形成浪费。事实很清楚,效果很明显,但争论了半天,有人认为美国的设计一丝一毫也动不得,甚至连美国设备的外形、零件号码也不能变动。在材料的使用方面,美国设计的材料中大部分含钼、铬等稀有金属。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中,缺乏这些金属。如在设计中仍然照抄照搬外国的;设计的弹簧按美国样品化验的成分,20多种弹簧就要用10余种稀有特殊材料。罗锦钊他们四人坚持认为应根据国情考虑设计方案和材料的选用,特别是对转鼓大齿轮的改动方面,和广东玻璃厂李浩平一起陈述利弊,坚持在设计中一定要将汽缸和大齿轮分开制作。但考虑到第一台试制,没有改动。

李浩平当时担任广东玻璃厂的制瓶车间主任,他十分熟悉制瓶机的结构性能,面对制瓶机错综复杂的气路设计,他苦思冥想,终于采用了拼图的方式,将整机的气路原理图设计成功。通过图样形式将气路图表达得十分清晰,让人看了一目了然。罗锦钊和龚恒丹、章仁启交口称赞李浩平的聪明才智,说他为制瓶机的设计解决了一个大难题。